多看电影对写作有帮助?
我是一个自制力很差的人,一看电视,电影就停不下来,非要一口气看到结局。
电影的故事也能猜到,主角平静的生活被打破,然后克服重重困难,终于获得了胜利。而我想看的就是这个战胜困难的过程。
L先生的写作课里,提炼了这类英雄类电影的本质:
简单地说,就是有一个因素,打乱了原有的稳定生活。英雄通过一系列努力,达到了新的稳定。
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电影,文章想要带给读者新的知识,就会打破读者原有的认知,建立新的认知。
写文章也像英雄打怪一样,需要一步步战胜读者旧的认知,重新建立新的认知。L先生的写作课,提炼了一个写文章的模型:知识之旅。
图片来源::L先生的写作课
写文章跟电影一样,也是打破旧的稳定,然后建立起新的稳定。这个过程可以分为4个步骤:原有的认知——》新因素打破了旧认知——》解释这种不稳定因素——》建立起新的认知。
1、认同:读者原有的认知
以前写文章,不太明白为什么从大家都熟悉的事情开头,觉得是减低阅读难度,吸引读者兴趣。
看了这个模型,理解又加深了。写大家都知道的事情,是让读者感受到这篇文章是写给我看的,吸引继续看下去。
另一方面是建立起共识,在读者的舒适区。建立初步的共识,是进行下一步的基础。
这里的认同,我理解是唤起读者原有的认知,让读者有共鸣:对,我就是这么想的。
2、威胁:打脸
上一秒还在点头认同:我就是这么想的。下一秒就来打脸了,新的因素出现,告诉你:你想的有问题。
3、求援:解释不确定因素
接下来,就是内容的重点,一路打怪升级,一步步推理。
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,不要直接给读者结论。而是让读者感觉是自己想到的。
4、释放:建立新的认知
最后,建立新的认知,建立新的稳定。
写一篇文章,是写作者打怪升级的过程。
而读一篇好的文章,也是读者打怪升级的过程,读者也需要打破固有的认知,然后通过一系列思考推理,建立起新的认知。重建新的认知,也会有战胜困难的成就感。
而想让读者有这种打怪的感觉,不要直接给结论,而是要引导推理。
而这个模型,跟What-Why-How模型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:What是旧的认知,旧的认知被打破出现新的What,Why来解释这种情况,最后获得新的认知,知道了如何找到新的稳态。
每次看L先生的文章或者课程都很烧脑,一遍很难理解,要多看几遍,因为这些底层的内容打破了我旧的认知。但同时,每次看懂之后很有成就感,因为要靠自己去思考才能看懂。
结果很重要,过程更重要。结论很重要,推理的过程更重要。

知了么资源网 » 多看电影对写作有帮助?
常见问题FAQ
- 免费下载或者VIP会员专享资源能否直接商用?
-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,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,请勿直接商用。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,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。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