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想出现在这里? 联系我们

迷茫时,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要什么

作者 : 知识君 本文共5754个字,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5分钟 发布时间: 2020-06-25 共788人阅读

格局大才能赚大钱,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一开始就开发APP,把路铺太大

降低成本心态就不会急,不会急的话,你就比较容易按部就班,按部就班就比较容易创业成功。 最近,有学员问老冀: 想做一个类似于京东或者淘宝的商城类APP,不太懂怎么做,去哪里做,什么价格,如何运营,难点在哪里,如何避免踩坑? 老师,我们想做一个类似于京东或淘宝的a…

自从我开始码字写公号以来,经常会收到这样的问题:

我每天都昏昏沉沉的混日子,在一线城市里打拼,收入还行,但每天996.下了班身心俱疲,也想过要有自己的生活,却一直缺乏动力,周末就是看剧瘫倒、打发时间,找不到方向,很迷茫.....

奋斗到30来岁,成家立业,孩子也过了需要人带的阶段,想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,却发现找不到方向,糊口不难,但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、想做什么……

我不知道我们的这段婚姻路在何方?感觉缘分到了尽头,不想再坚持,可分开后,就一定能好吗?我很迷茫......

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,但我怕离职后找不到更合适的工作;我很想去创业,但我怕创业后的生活水平还不如现在,人生陷入迷茫......

「迷茫」

有一个叫Kim Eojin的人,在年轻人之间进行了一项调查:“每天都在纠结什么?”

结论是:男性中,70%都在对过去的时间感到愧疚,对现在的生活、工作感到乏味,对未来的人生感到迷茫?

而女性中,大多数都在爱情婚姻与金钱之间纠结,结不结、离不离,是现实一点好,还是听从内心的声音?

说实话,我不太确定大多数女性会这样,不过话说回来,虽然每个人迷茫的问题各有不同,但本质相同,归根结底就是:活了几十年,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。

01

为什么我们总是迷茫

不知道自己要什么

这是因为:

一直以来,我们习惯

活在别人的「注视」中——期待、评价

活在「应该」中——父母的、朋友的、单位的

活在「追逐」的过程中——成为群体、圈子的焦点

有一次,我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宴会,去了才发现,我是宴会上唯一没有准备礼物的人。整场宴会下来,我如芒刺背,非常尴尬,听到别人在说什么的时候,总感觉好像说的就是我。

这种自我折磨的现象,心理学称之为「焦点效应」,我们总是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,并引发对『自我专注的观察』,敏锐的觉察自己的情绪,并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,以获取别人对我们的「好评价」。

换句话说,没人在意你的,自己在那瞎琢磨呢。

可虽说这样,我们总是试图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,有的时候,甚至于做出的某种举动,并不是从自身的需求出发,而是因为别人的“评价”。

比如,我之前的一个女同事,烟瘾很大,我们都不认为这辈子她能把烟戒掉,尽管她叫唤了好几次。可居然有一天,她真的戒了,究其原因,并不是从健康的角度出发,而是凭她想抱大腿的领导的一句问话:小张总居然抽烟的呀?

好吧,我们的大脑总是能自觉地去搜索、分析「评价源」,然后进行加工。

认知神经学家加扎尼加博士的研究表明,我们形成的意识,是大脑根据接受到的碎片信息,组成了一个有逻辑的「故事」,而且为了让这个故事看起来能自圆其说,它还可能篡改事实,强加不存在的因果联系。

也就是说,我们的意识、感觉,也许都是大脑加工后的一个剧本,我们按照这个剧本,演绎人生——

wow,这不是自己骗自己嘛,不过还真就这样:

我的母亲非常严厉且有很强的控制欲,离开母亲上大学的那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,我认为终于可以摆脱她,翻身做自己的主人了,可结果呢?

在每次面临选择,做决定的时候,「剧本」即下意识都会告诉我选择跟我母亲相反的选项。

很多年以后我才发现,我做的太多的选择,并不是自己喜欢的,只不过是为了反抗母亲,证明自己。

我在《抑郁之后,我开始了第五次创业》中详细的写过这一段心路历程。

其实,每时每刻,我们只要采取行动,都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。一个是内在动力,另一个是外在的压力。

一旦前者成为决定性因素,我们就会觉得「这个行为是出自我的意愿」,就会体验到「内在控制点」

而一旦后者占据主导地位,我们就会体验到「外在控制点」,此时就会自觉不自觉的选择了自己未必喜欢、未必愿意做的事情。

事实是,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会忽视「内在控制点」,很少去关注内心真实的需求,因为人是群居动物,每天、每月、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跟外界互动,交流,以至于我们「很少跟自己对话」,也就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习惯。

小贴士: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流行“冥想”,以及借鉴某些领域成功人士运用的“双我思维”。由于篇幅原因,我会在以后的文章详细讨论,觉得有用,小手点点,提前关注一下呗!

基于以上原因,渐渐的,我们就会丧失自我,找不到自己——

一个常见的例子,不少朋友也许都有一种困扰:不会拒绝别人,严重点会发展成「讨好型」人格。

我有个朋友小C,对朋友很好,很仗义,每次聚会都是她张罗,而且会让我们玩的都很开心,同时小C脾气又好,朋友间,有个小忙小难的,只要求她,她都肯帮忙,很少拒绝。

在我们眼里她一直就是个“老好人”。后来,大家各忙各的也有些疏远,前段时间碰到她,不曾想,她跟我倒苦水:

“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感觉很孤独,很绝望。之前对你们付出很多,是担心自己对别人没用,怕你们瞧不上我,怕伤害彼此的感情,所以,即便有时候我不太情愿,但为了情面,也不想拒绝。

可我觉得这样很累,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,我对自己很绝望的是:

对很多事情没有固定而明确的看法,没有一个明确的信念可以坚持,我感到非常的迷茫.....

“我只是在「应该」这么做,「应该」那么做中选择,到后来就成为一种惯性了,但我从来没有实实在在的、真诚的做过自己,似乎一直带着人格面具”。

好深刻的反省——

心理学卡伦·霍尼说:人之所以会陷入「应该思维」,是因为我们不断的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“自我”标准,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「理想的自我」。

这些「理想的自我」,并不是来自于我们真实的意愿,而是由很多「外在的控制点」支配着我们:“我应该很努力”、“我应该结婚了、我应该买房子了.......。

试想一下:从小到大成绩分数、考大学读研、工作应酬、结婚生子,这一切究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,还是为了遵守父母、老师、朋友、上司领导的「应该规则」?

长期以往,这种『应该』思维,也在不断的调高别人的期望,就像我们对小C一样,认为她就是那样的,如果她不那样做,反而是她的不应该了。

而小C本人呢,虽然非常排斥自己的『应该思维』,但是却没有一个明确的信念可以坚持,追逐着自己无力决定的「理想自我」一路狂奔,最后疲惫不堪,沮丧、失落、迷茫......。

人生而自由,却又无时不在枷锁之中——卢梭

『生而自由』=内在的动力,『枷锁』=外在的压力

既然我们是社会存在的一分子,无法脱离社会,但我们也仅仅是沧海一粟,实际注意到我们的人远比我们认为的少,因此我们的行为不必带有为别人「留下好印象」的策略。

否则,当你在被外部世界推动着不断去跑,「追逐」着成为别人眼中的你时,那么别人既是你的「枷锁」也是你「迷茫」的起因——

反之,当你做回自己,找到自我,心存一个让你兴奋、充满斗志的想法,当你心中始终有一个明确的信念,一个自发的方向,而不断前行时,那么迷茫就会消失——

02

怎么才能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

说到底,迷茫的本质就是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,同时我们不知道如何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减少这种不确定性。

但是没有人能预知未来,也没有人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每一个决策、每一个行为的所有后果 —— 它们存在于迷雾之中

而我们能把握的是去探索迷雾的「行动」——

此时的行动,可不是往左往右的试探着,小心翼翼的迈出步子,不是兜来兜去的,碰运气。

这样做的结果,只是徒增了大量的试错成本,留下的只是迷雾里一个个兜圈子的脚印,白白耗费了精力。

此时的行动应该是「三看」:

「眼高手低」的看;「由远及近」的看;「由死向生」的看——

01

「眼高手低」的看

这个我在《转行/跳槽—全指南》中写过:

图中所示的『愿景层』『身份层』,本文再概括一下,就是两大要素:未来蓝图和核心理念

未来蓝图就是你努力要做成什么样的事,核心理念就是你努力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;

文章《转行/跳槽——全指南》从理论到案例,都详细讨论过,请大家费心移步,为了给新来的朋友好的阅读感受,我再打个比方,来自于老喻的《人生算法》:

假如你在一个森林里迷路了,有两个工具可以借助,一个是你手上的那幅地图,一个是天上的北极星。

手上的地图标注很详细,但在不断变化的森林里,这个时候,如果你太过于依赖特别具体的地图,一旦有错误的信息,环境发生了变化,可能陷入原地打转的困境。

那此时走出森林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呢?抬头看,找到北极星,然后顺着大方向往外走,途中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,应对随时发生的突发事件。

这就是「愿景」的力量,它看起来不解决具体的问题,很遥远,很抽象,但是你就是需要时不时看看它,确定你的大方向没有跑偏。

这样你就能理解一句很拗口的话:模糊的精确,好过精确的模糊。

地图看起来很精准,看起来很有确定性,其实会让你陷入细节,失去大方向。而北极星很遥远,形象模糊,但却是确定性的永恒存在。这就是“北极星优于地图”的道理。

「愿景」,本质上是一种从全局出发,着眼于长期价值的算法,帮助我们穿越未知的黑暗森林。

02

「由远及近」的看

文章开篇,说过一个调研:70%的人都在对过去的时间感到愧疚——

为什么会这样呢?

因为大部分人都是「因果决定」而非「后果自负」

怎么解释?

「因果决定」,我现在这个结果,都是因为之前没有好好的规划,没有抓紧时间,没有有效努力......

这种思考方式,往往会让我们煎熬于“不可能再现过去”,“不可能再改历史”的痛苦和无力中。

「后果自负」是我们把眼光望向未来,想象五年后,十年后的「后果与结果」,再回看现在——

这样,就从我们之前犹豫不决的「思前想后」变成了「思后想前」,那么眼前的焦虑、迷茫,都会抛之脑后,而想的更多的是将来的后果。

我们就会逐渐的清晰,当下应该做好什么样的选择,能承担什么样的责任,认真的开始规划,前置我们的技能,预判可能遇到的不可控而把未来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。

此时,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不是“从始而终”的流动,而是“以终为始”的运转。

这才是一个不一样的、新生的人,将不再逃避自己以为无可脱逃的生命之果。—阿德勒

大白话,此时的你,不会因迷茫而选择逃避,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;而是思考五年、十年后的「后果」,这样就决定了此刻的、当下的你,要干什么了,这就是「后果自负」的核心。

之前,有个粉丝告诉我,她很想摆脱现在营销岗的工作,换个岗位重新发展,可当我问她:

“假如你现在换了岗位,以5年后的后果,来看你今天的选择,你会怎么想?你能承担5年后的结果吗”?

她突然卡壳了,直到第三天才回复我:

“敏姐,我其实很喜欢这个职业,喜欢这种新鲜、挑战、刺激的感觉,而且每次拿到订单后,我都会长时间的沉浸在那种胜利者的优越感之中。

之所以想摆脱,是因为我受不了别人贬低这个岗位,说我们营销就是拉客、陪客的,而运营和产品经理就显得高级多了。

所以,当别人问我做什么的时候,我都不好意思说我是做营销的,而且特别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运营,其实我是有这个机会的。

可你前天说的「后果自负」让我突然害怕了,我不能失去这份胜利者的优越感,这是我工作的激情。

而我现在想换岗只是因为别人偏见的评价,却让我很受挫,沮丧,自怨自艾的,其实内心就是想逃避,现在想清楚了,我还是要做回自己,让自己的内心像风一样自由——

想风一样的自由,我真的被她感动了——

03

「由死向生」看:

美国心理学家欧文·亚隆提出:当设想自己墓志铭的时候,你希望这句话是什么?

史蒂芬在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里面提出:葬礼幻想法。

请幻想你已经死了,在你的葬礼上,这时候,你最希望听到别人对你的评价是什么?

圣经中保罗说他“天天都死”,然后“从死里复活”。

每天都给自己盖棺定论,每天给自己写墓志铭,每天都在死刑判决上自我申辩。

当喧嚣褪去,虚假的繁华也已落幕,站在人生的终点,也许真相才开始显现——

那时的你会想什么?会遗憾什么?如果这个星期是生命的最后一个星期,你会抓紧时间干什么,才会让你觉得此生没有虚度呢?

那么:

如何避免“25岁就已经死去,75岁才举行葬礼”?

如何避免“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?

看看牛人是怎么做的?

在一次演讲中,乔布斯说:“在17岁的时候,我读过一句格言,大概的意思是‘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你生命的最后一天,你将在某一天发现,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’,这句话从我读到之日起,就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在过去的33年里,我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‘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,我还愿意做我今天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吗’,当一连好多天答案都是‘否’的时候,我就知道做出改变的时候到了。”

乔布斯认为,提醒自己人生有限是在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最重要的事情。因为所有的事情(包括外界的期望、所有的荣誉、对失败的惧怕)在面对死亡的时候,都将烟消云散,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。

他说:“在我所知道的各种方法中,提醒自己即将死去是避免掉入‘畏惧、失去’这个陷阱的最好办法。

既然你赤裸裸的,身无一物,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追随你的内心?你的时间很有限,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。不要被教条所限,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,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。

还有,最重要的是,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的直觉和心灵的指引——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,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是次要的。”

最后的话:

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要什么?我给不了具体的答案,我能写的就是底层逻辑和一些经验,帮你去找寻最适合自己的答案,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,再说了,人生怎么可能有参考答案呢?

不都是走着瞧,瞧着走吗?所以,光说不练,是不行的,光看不练,也是不行的。

但,怎么练?

“事上练”——王阳明。

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,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。-- 爱因斯坦

这样就能让自己真正的热爱的东西,慢慢的浮现出来。

以后的文章,我会逐步输出如何“事上练”?怎么“走着瞧、瞧着走”?提前关注哈

少熬些夜钱赚是不完的,身体最重要

父亲节 一早上,给在老家的父亲打了个视频电话。他精神看起来比我还好,说话声音也比我洪亮。 聊没一会儿,电话挂了。 男人间话都不多,特别是父子。 很多话,有时候在一杯酒里,有时候在一杯酒里,有时候在一支烟里,有时候在彼此的眼神里…… 每次挂电话,他都会说差不多相…

免责声明:此网站资源由知了么资源网(www.zle.me)收集整理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作学习交流使用,不可用于任何商业途径,如非免费资源,请在试用之后24小时内立即删除,如果喜欢该资源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;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,联系QQ:2251735092
知了么资源网 » 迷茫时,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要什么

常见问题FAQ

免费下载或者VIP会员专享资源能否直接商用?
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,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,请勿直接商用。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,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。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。

发表评论

也想出现在这里? 联系我们
© 2019 知了么资源网 www.zle.me
开通VIP 享更多特权,建议使用QQ登录